在31号的晚上8点准时,当巴枪的扫码显示已经完成了付款的提示后,全国各地的申通小哥开始吹响了“双11”首轮配送的信号!申通在今年的“双11”活动中,持续改进其“预售极速达”的服务模式,为顾客提供了一种“好快省”的服务体验,包括使用无人驾驶车辆、提前将货物运送到山区的各个网点,以及“申咚咚”的送货方式。
苏州预售的首个申通项目提供了无人驾驶的护送服务
今年在苏州的预售首批订单,是由申通蠡口公司的自动配送车辆来完成的。大约在晚上8点15分,刚完成尾款支付的郑女士在小区楼下收到了今年“双11”活动的首个包裹。这是一个无人车参与到社区生活中的典型案例,也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无人驾驶实现无人化快递服务的城市之一。蠡口公司的负责人王志远表示,从无人驾驶的启动开始计算,整个运输过程仅需12分钟,这是我们过去十几年中‘双11’配送速度最快的一次”。

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送达,首先是由于今年申通推出的“预售极速达”服务进一步深化,提前把包裹送到蠡口公司的仓库,从而缩短了从转运中心到网点的运输时间;二是因为无人化快递车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度和调配资源,提高运输时效。蠡口公司针对无人车的独特性质,进行了细致的配送路线规划,以实现无人车配送效率的最大化。
王志远指出,尽管无人车的运营周期仅为一个多月,但得益于申通数智化运营工具的支持,配送网点的效率已经显著提高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在业务高峰时段一线快递员的工作负担。“我们希望通过增加智能设备数量、优化调度方式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。”“如果无人车真的能够承受双11的挑战,我们计划购买更多的无人车,以进一步增强网点的智能运营能力。”
在偏远的山区,预售的单申通只需6分钟就能以极快的速度送达
“我去菜市场买菜的速度都没那么快!”叶先生,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村民,在6分钟前才完成了尾款支付,对于这么短的送货周期感到非常震惊。
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,是该省最偏僻的山区县之一。这里主要是被割得很深的山地,有超过700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,因此有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美誉,但由于长时间的交通问题,这里的交通并不便利。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猛,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批以快递物流为代表的新兴行业。景宁公司的负责人叶剑解释说,该网点距离最近的金华转运中心有整整220公里的距离,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,单次的货物运输至少也要花费3个半小时。
景宁公司为了确保山区消费者也能体验到申通推出的“预售极速达”服务,毫不吝啬地实施了提前将预售订单送达末端网点的政策,并将消费者尚未支付的包裹储存在自家的仓库中。
在31号的晚上8点钟,首批消费者在完成尾款支付之后,会迅速从网点开始配送包裹,从而实现了所谓的“6分钟极速达”的服务时效。
在过去的几年中,申通一直在努力扩大其在偏远地区的业务覆盖面,增强其服务水平,并制定了专门的派费补贴激励计划,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快递处理效率。同时,不断优化快递配送路径和配货模式,提升用户满意度。以景宁地区为例,尽管它位于山区并且道路崎岖,但申通已经实现了全面的配送服务,没有遗漏任何一个消费者的需求。同时,“五星网点”在提供快递全程物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“预售极速达”的服务已经覆盖了景宁地区,这也是申通“五星网点”追求卓越体验的终极目标。
河南双11的“申咚咚”首次配送时间仅为7分钟
“您好,申通快递。您即将派送一份包裹,您是否考虑将其送到您的家门口?”“是啊,我们这里已经有很多人都准备给您寄包裹啦!您能不能帮忙看看我的包裹?”孙国光,申通洛阳公司老城二部的快递员,成功地拨打了电话,标志着今年“双11”河南省“申咚咚”服务的首个订单的开始。“我是一名普通市民,想给家里买东西,希望能帮我解决一些问题。”过了7分钟,位于河南洛阳洛邑古城的安女士在她的小店门前收到了今年“双11”活动的首个包裹。

仅仅用了7分钟,这是因为安女士在支付了预售定金之后,她的包裹已经在申通的安排下进入了洛阳公司老城二部的仓库,打上了标识面单,贴上了醒目的胶带,安静地等待客户支付尾款。
安女士解释说,她选择提供“申咚咚”服务的商家,主要是因为他们提供了非常贴心的服务体验。“每次送完快递后,都能看到快递人员在等着你取件,而且还能随时提醒我们是否取到货物,非常方便。”“在每一次递送包裹之前,快递员都会主动给我拨打电话,让我自行决定是将包裹直接送到家门口,还是直接送到驿站或公司,以满足我各种不同的需求。”安女士告诉记者,“申通”服务不仅能解决客户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,还能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、优质的服务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。如今,申通的“申咚咚”服务已经遍布全国的113个城市。在这个基础上,“申通云物流平台”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。安女士表示:“我觉得申通现在提供的服务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优质。”
原创文章,作者:易运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yuni.cn/2659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