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应对暴雨或其他极端天气条件对快递服务造成的损害负责?根据《民法典》第 180 条,如果因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民事义务,则不产生民事责任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、不能避免或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,如地震、洪水、干旱、暴风雪和台风。 暴雨引发的洪水就是自然灾害导致不可抗力的典型案例。根据《民法》、《邮政法》和《快递服务暂行条例》的规定,如果快递服务经营者没有过失,并履行了及时通知和合理保管的义务,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。 只有在快递经营者存在过失的情况下,才要求其承担

合理的赔偿责任。如果投保,受损快递服务的所有者可以按照保险金额索赔,如果没有保险金额,则可以按照快递费的三倍索赔。 总之,快递员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主要取决于快递员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。在这个问题上,快递公司和受害方都要进行繁琐而艰难的举证过程。因此,在快递服务造成的暴雨损失中,主要取决于快递服务提供商提出的赔偿方案。 近日,邮政、顺丰和 "三通一达 "对此作出回应: 邮政说:'如果因为我们物流公司的原因造成邮件损坏,我们会赔偿'。对于未保价的邮件,按照货物价值赔偿;对于部分丢失或遗失的邮件,按照实际损失金额赔偿。最高赔偿金额不超过已付费用的六倍,已付邮资将予以退还。 顺丰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失,如果货物价值较高,可以选择保价。如果是未保价的快递公司,则会与应支付的运费比例合并计算。 申通方面则表示,"如果真的损坏,我们一定会赔偿"。 他表示。具体赔偿金额取决于损坏的性质。 圆通方面表示,如果是大雨导致快递损坏,只有在保价的情况下才会赔偿,赔偿金额会按照实际支付给快递员的金额计算。 至于中通和申银,据客服介绍,他们会帮助遭受快件损坏的客户进行快件损坏的报案和登记,但没有明确具体措施。 根据各大快递公司的回应,对于因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的快件丢失或损毁,行业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大部分情况还是按照常规的丢失损毁方案进行处理。 但在特殊时期,人身安全比财产安全更重要。 2. 抗洪救灾,代表行业实现其社会价值 针对快递员被暴雨冲走、快递被气泡冲毁等新闻,评论区显示,更多网民表达了对人身安全的担忧。 不过,从快递公司对赔偿标准的回应来看,暴雨造成的快件 "丢失"、"损坏 "的赔偿标准差别很大,甚至被淋湿也不一定能得到赔偿。 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快递员没有丢失包裹,也要做好洪涝灾害时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。 京津冀地区暴雨过后,国家卫健委和多家疾控中心提醒居民,暴雨洪涝灾害可能导致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。因此,居民需要提高防病意识。 被洪水淹没的快递和其他物品中可能残留多种细菌和病毒。在这种情况下,快递公司需要与寄件人协商销毁这些物品,或至少有义务对其进行消毒。收件人也需要采取保护措施。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
(BCDC)提供了具体指导,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或二氧化氯,可以喷洒或擦拭到货物表面。对于非腐蚀性表面,可在消毒后用水擦拭。餐具、床上用品和衣物应进行更深层次的消毒。同时,消毒时应注意个人防护,严格按规范进行。 虽然赔偿问题还有待商榷,但可以看到,快递业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,正在积极彰显其社会价值。 例如,8 月 2 日,京东集团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价值 3000 万元人民币的物资用于防汛救灾工作,首批生活用品由京东物流紧急送往灾区。这批物资包括方便面和饮用水,由京东物流从北京各地仓库紧急调配。随后,京东物流还将物资发往北京、河北等省份,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紧急支援。 此外,京东物流还紧急调派了一架无人机前往灾区,勘察周边环境和航线,并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参与救援行动。该无人机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端到端物流配送无人机,2021年曾参与河南等省的防汛救援行动,为被困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和药品。 此外,8 月 2 日晚,京东向灾区派出了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,由京东快递总部的跳跳公益团队负责运输,协调资源,安排专人专车。 与此同时,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网易、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也紧急捐款捐物。 向灾区运送物资的车辆大多由各大快递物流公司提供,背后是众多一线快递员的默默奉献。 在此期间,我们看到了几个例子。 例如,京东三位快递员将 20 多人运送到安全地带,顺丰救援队帮助运送近 600 人。这些事例说明了快递行业的责任和义务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易运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yuni.cn/265581.html